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325294
三亚与沈阳农村地区人群手背部皮肤纹理老化配对比较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高倩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比较三亚与沈阳两地农民手背部皮肤纹理老化程度,探索紫外线对皮肤老化的影响。方法:采用Image-Pro Plus 图像分析软件,测量三亚与沈阳两地人群手背部皮肤纹理间距、纹理形成的角度和网格数。结果:除中年男性外,男女各年龄组的三亚地区人群皮肤纹理最大角度均显著高于沈阳地区人群,两地男性皮肤纹理最大角度达到老化的OR值为6.5(95%CI=1.5-28.8),女性的OR值为11.5(95%CI=2.7-48.8)。三亚地区青中年女性皮肤纹理间距显著高于沈阳地区女性,网格数显著低于沈阳地区女性。男性的皮肤网格数仅在青年时期表现出显著的两地差异。结论:三亚农村地区人群的手背部皮肤纹理老化程度高于沈阳农村地区人群,其中皮肤纹理最大角度能够更有效地反映两地人群皮肤老化的差异。

    [关键词]皮肤老化;皮肤纹理;紫外线

    [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10-0-0

    皮肤老化是持续渐进的生理过程,也是人体老化最直接的外部表现[1-2]。有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同时影响着皮肤老化。其一是内源性老化,它受控于人体生物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缓慢且不可逆转地组织退化。其二是外源性老化,它是暴露于各种环境因素的结果,日光中紫外线长期反复的照射是环境因素中导致皮肤外源性老化的最主要因素[3-4],因此皮肤外源性老化又被称为光老化。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发布“太阳紫外线辐射的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指出,皮肤光老化是过度紫外线辐射暴露产生的不良健康结果之一[5]。手部皮肤纹理形态可以较客观地反映皮肤暴露部位的老化状况[6]。为消除年龄和性别对老化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选择低纬度的海南省三亚市和高纬度的辽宁省沈阳市农村地区居民,通过配对分析,比较手背部皮肤纹理形态变化,探索紫外线对我国人群皮肤纹理老化状况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长期居住(居住时间大于年龄的三分之二)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18°N)和辽宁省沈阳市王滨乡(41°N)的当地农民作为调查对象,这两地分别代表了我国低纬度高环境紫外线暴露和高纬度低环境紫外线暴露地区。选择无皮肤过敏、不使用化妆品及无手部皮肤疾病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相等的原则进行1:1配对,选取调查对象234人,沈阳、三亚两地各117人,其中男性41人,女性76人,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6.32±15.36)岁。

    1.2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对象洗净双手,左手轻微握拳,手背向上平放于楔形木板上,木板与相机位置固定,以固定光源照射,将格尺轻压于手腕处作为标尺,采用Olympus C-5050 Zoom数码相机,关闭闪光灯,调整焦距照相,获得个体左手背部皮肤图像。

    1.3 手背部皮肤纹理形态学指标测量:每张图像上选取 2、3、4掌骨头至掌骨底部的区域,将该区域三等分,以中间部分为分析区域,避开骨骼和血管的影响,选取5×5mm的正方形测量区域3个,使用 Image-Pro Plus 5.0 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手背部纹理形成的角度、纹理间距及纹理形成的网格数[7]。

    1.4 统计分析:用SPSS 12.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两地人群皮肤纹理老化程度的差异;进行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居住地区对发生皮肤纹理老化影响的危险性。

    2 结果

    2.1 三亚、沈阳两地被调查人群手背部皮肤纹理间距均值比较:三亚农村地区人群的纹理间距均值高于沈阳农村地区人群,在20~59岁时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独比较不同性别人群在两地间的差异时发现,在20~59岁时三亚地区女性的皮肤纹理间距均值显著高于沈阳地区女性(P<0.01);三亚地区男性的皮肤纹理间距均值高于沈阳地区男性,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亚、沈阳两地被调查人群手背部皮肤纹理最大角度比较:在各年龄组内,三亚农村地区人群的纹理最大角度均显著高于沈阳农村地区人群(P<0.01)。单独比较不同性别人群在两地间的差异时发现,在各年龄组内,三亚地区女性的皮肤纹理最大角度显著高于沈阳地区女性(P<0.01);在20~39岁和60岁以上时,三亚地区男性的皮肤纹理最大角度显著高于沈阳地区男性(P<0.05),见表2。

    2.3 三亚、沈阳两地被调查人群手背部皮肤纹理网格数比较:三亚农村地区人群的纹理网格数低于沈阳农村地区人群,在20~59岁时这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比较不同性别人群在两地间的差异时发现,在20~59岁时三亚地区女性的皮肤纹理网格数显著低于沈阳地区女性(P<0.05);在20-39岁时三亚地区男性的皮肤纹理网格数显著低于沈阳地区男性(P<0.01),见表3。

    2.4 三亚和沈阳地区人群皮肤老化风险比较:以皮肤纹理最大角度在50岁年龄组的均值为标准,将调查人群分为皮肤老化组和非老化组(个体皮肤纹理的最大角度大于该值视为手部皮肤老化,否则视为非老化)。与沈阳男性相比,三亚男性纹理最大角度达到老化程度的OR为6.5,而女性的OR达到了10.5,见表4。

    3 讨论

    年龄和日光照射无疑是导致皮肤老化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为比较不同日光暴露对皮肤纹理老化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位于低纬度的三亚和高纬度的沈阳,两地的年均紫外线红斑热曝光量相差约1倍[8],调查对象为从事农业劳动为主的农民,分别代表紫外线高暴露和紫外线低暴露人群,经1:1配对,定量比较不同紫外线辐射环境下人群手背部皮肤纹理形态差异。

    结果表明:三亚农村地区人群的手背部皮肤纹理老化程度普遍高于沈阳农村地区人群。其中最大角度在两地的差异较显著,而纹理间距和网格数差异不明显,这进一步验证了我们之前研究的结论,既皮肤纹理的最大角度受日光暴露影响较大,而纹理间距和网格数主要受年龄的影响[7]。很多研究表明,性别对皮肤老化有影响[9-10],因此分性别比较两地人群的皮肤老化差异。女性的皮肤纹理最大角度在各数年龄组均存在着两地差异,而男性仅在青年和老年组出现明显的两地差异,这说明日光紫外线的照射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程度不同。进一步比较日光紫外线对皮肤纹理最大角度的影响程度发现,三亚的环境紫外线辐射是沈阳的2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06kb)